宝宝的前6年有多重要?你还不知道吗?
曾经震惊美国的一起校园枪击案,韩国男孩赵承熙杀害师生共32人!被世界谴责的他,大家都把他看成是疯子!可是,追究他的童年时期,却是因为一次搬家,改变了他的一生。
从韩国移民到美国,住在穷人区,面对黑人的挑衅与欺负,小小的他只能默默忍受,他在新环境里无法适应。他无法理解为什么在韩国生活的好好的,父母非要来美国?
整天父母忙于生计,丢下他和姐姐在家,只能靠自己出去买吃的。可是语言不通,还有黑人的威胁和恐吓,他越来越害怕,忍受着这些的同时,他的心里也暗暗埋下了仇恨的种子。
可是面对这些,父母全然不知或者根本没当回事儿。多少父母和这对父母一样,以为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必须要经历磨练,才能茁壮成长。
可是父母不知道,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为什么刚出生的婴儿喜欢看黑白卡?为什么喜欢吃手?为什么喜欢咬人?为什么爱说脏话?为什么你递给他东西他要扔掉?
甚至为什么孩子会自闭?为什么有多动症?等等问题。只是你的孩子到了某一阶段的敏感期了。
你错过了孩子的某一敏感期,就有可能对孩子造成一生无法弥补的影响,甚至会毁了孩子的未来!
敏感期是什么?是指在0—6岁的成长过程中,儿童受内在生命力的驱使,在某个时间段内,专心吸收环境中的某一事物的特质,并不断重复实践的过程。顺利通过一个敏感期后,儿童的心智水平便从一个层面上升到另一个层面。
敏感期得到充分发展的孩子,头脑清楚、思维开阔、安全感强。而敏感期没有发挥好的孩子,日后若想再补救,就很难了。所谓“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吧。
当孩子一次、两次、三次地把手往嘴巴里送,没有送到就哇哇大哭。别担心,这是孩子手的敏感期来了;当孩子一天天长大,从专注吃手到吃身边凡是能抓到的东西,这时,孩子的口腔敏感期来了。孩子用口和手感知世界,等到其他敏感期到来时,就不会再吃了。
这时,家长看到不应该是立即阻止,而是帮助孩子顺利度过敏感期,尽可能地创造条件让孩子“吃”。
孩子有一天喜欢乱涂乱画,把家里的床单,地板,自己的衣服,小手、墙画的到处都是!先别急着骂孩子,你要知道这是孩子的色彩敏感期来了。
这时,千万别对孩子说:“不许动!”、“放下!”等一类词,一旦你阻止了孩子,以后想要他再拿起笔来画画,就难了。
刚把孩子抱下车来他就大哭大闹,非要上车叫爸爸重新开车门!闹了很久才知道,妈妈不许开门,要爸爸开门。面对孩子的“叛逆”,聪明的家长知道是孩子的执拗敏感期来了。
耐心、温柔地开导孩子,而不是不听话就一顿打解决,不然孩子的执拗敏感期会一直延续,推迟结束。
说了这么多例子,其实还有很多敏感期没说到。养育一个孩子的过程,也是父母不断学习的过程。其实,我们总听到身边的人说“这孩子怎么这么不听话?!”其实,每一个行为的背后,都是来自孩子内心的呐喊!爸爸妈妈,你们怎么就不知道我的意思呢?
“只有错误的成人,没有错误的儿童”,你必须了解孩子身上所表现出来的一切特质,这样才能更好地、有爱地、用心地陪伴孩子成长。
除了爱和自由,“等待”是教育方法的又一“绝招”。敏感期的一个特点,就是它不是靠有意的促进和引导而来,它是不期而至的。
而成人的忽视、强制则使儿童敏感期消解、打破和推迟。强制性的介入不但侵占了儿童敏感期的独特发展时机,还会使儿童对强制灌输的内容产生恐惧。
我们特意请来了高级育婴师、蒙氏奥尔夫教师资格认证及国家注册蒙氏教育指导师资格认证的珂珂老师,专门为我们父母亲孩子一生有哪些敏感期、每一个敏感期起到来的年龄段及表现、如何帮助孩子度过每一个敏感期。
只有深入理解、透彻学习,才能实践运用,更好地融入生活,温柔、有爱的面对孩子的每一个问题。
是的,我们要做“好脾气”、“有爱”的父母。孩子的一生有几个童年呢?决定孩子一生的关键期就集中在这一阶段,我们父母义不容辞地给孩子最好的陪伴与引导。
